日期:2025-04-06 21:22:44 标签:
小编曾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皇上面前放着厚厚的一摞奏折。此时,不觉心里就会想,如果在皇上批阅奏折时,发现里面有涂改的痕迹,是否会影响心情,对奏折内容大打折扣。就像阅卷老师,看到一张字迹潦草,卷面涂抹严重的试卷时,自然不会留下好的印象,试卷的分数也将会少得可怜。 其实,皇上对待涂抹严重的奏折,心情要复杂的多。皇上高兴时,看到涂抹的奏折,还能放过涂抹之人,如果正好遇上皇上不高兴时,那就等着被治罪下大狱吧。重点是即使皇上不在乎奏折卷面,却还有一批官员专门鸡蛋里挑骨头,非说奏折卷面不达标,你说气人不气人。
就拿明永乐元年说吧!刑部和吏部居然因为奏折中文字表达错误和涂抹现象干起仗了。刑部尚书郑赐伙同刑部的几名属下,上书弹劾吏部不谨慎,导致从吏部移交刑部的文书里面出现了很多文字表达错误,甚至多处涂抹,并要求追究吏部相关官员的罪责。这样的事情捅到了皇上那里,成祖也是很难办。最终为了不伤刑部与吏部的和气,成祖判定说道:“其实,人的精神都是有限的,文书这么多,难免会出现失误,只要没有明显隐瞒的情况就行了,不用追究他们。”没想到,曾经霸道夺取侄儿皇位的朱棣,在处理这件事是如此的心慈手软。
当然不是说,明朝的奏章和文书就能随便涂涂画画,写写就行了。一个部门写的文书涂抹严重,语句表达不清楚,如果移交到另一部门去执行,此时连字都看不清,也不知道要表达的意思。你说,让人家执行部门怎么不恼怒。可能,当初刑部尚书之所以弹劾吏部官员,也可能实在是忍无可忍了。因为文书模糊不清,一旦在执行时,出现乱子,刑部官员也是吃罪不起。明成祖没有追究吏部的责任,当然也不是纵容吏部,而是让其引以为戒。
皇帝不是每时每刻都有好心情,当在心情处于灰色时,发现奏折中有涂抹现象,那大臣就要受罪了。英宗天顺二年,通政司上奏山东按察司佥事张春奏章内错字百出,还出现漏字现象。小编就想问这位按察司佥事心怎么这么大,奏章都敢不好好写。你还有什么不敢做的。很快,同年,陕西巡按御史李灌因为在奏章上写错字,还直接在上面“洗改”,弄得卷面相当乱。这两次英宗可没有像成祖那样心慈手软,直接把两人下了大狱。
小编要说,身为朝廷命官,连个奏章、文本都写不好,真说不过去。虽然人的精神都是有限的,有时事务繁忙,偷个小差,都说得过去,但在写奏章和文本时,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,这可是关系着前途和命运啊!谁敢在这上面出现一丝马虎,马虎不得啊!
如果在上朝时,因肚子不好,实在憋不住了,那该怎么办?还真有这样的例子,我们下次讲到。
老鞋子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、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鞋子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4095045号-3